•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新闻资讯

让道义有力量

时间:2020/6/7 21:09:58   作者:   来源:中华教育新闻网   阅读:343   评论:0

东石


  潘岳的《战国与希腊》(原文见《文化纵横》6月号)是一部以勾勒史实的形式呈现思想的作品,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由于我的博士论文主要是研究荀子的思想,所以对文中的第一章《战国》对荀子的论述兴趣盎然、反复研读。《战国与希腊》从战国晚期大一统国家形成的趋势的角度,诠释了荀子思想的历史意义,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深层奥秘。


  荀学与秦之后中国两千年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关联,算不得新鲜话题。谭嗣同的愤激之词:“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唯大盗利用乡愿,乡愿工媚大盗。”言犹在耳。日本学者内山俊彦则相对平实地指出,荀子是一位“预见秦朝的统一而提供此理论基础”的思想家。但谭嗣同的看法偏激,内山俊彦的观点流于浅表,都没有说透这一问题。


  潘文别开生面之处,首先在于,它认为在战国晚期追求天下统一的努力当中,“儒法合治”成为各国施政的主流。近年陆续出土的战国简帛也印证了当时思想界“诸家杂糅”的现实,这就颠覆了通常“百家争鸣”的印象。这一立场,不免给人留下“杂家”的观感。须知“杂家不杂”,真正的杂家,要将各种思想资源熔铸一炉,共同服务于建立统一秩序的理想。


  然而,《战国与希腊》的落脚点并非《吕氏春秋》之类的杂家思想作品,而是《荀子》。潘岳眼里的荀子,是“战国思想的集大成者”,批判性地吸收儒、法、道、墨等诸家之长,真正做到了“百家兼容”,从而“将孔孟追求的‘纯粹’儒家,变成为驳杂宏阔的‘大儒家’。”


  《战国与希腊》富有想象力地指出,激发荀子思想的现实动因,乃是战国末期频繁爆发的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韩非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从侧面反映出,道德理想主义有道义无力量,功利现实主义有力量无道义的历史困境。道义不掌握权力,而权力习惯于蔑视道义。如何让道义有力量,遂成为荀子运思的深层关怀。


  “团结就是力量”。道义要拥有力量,必须依靠凝聚人心的路径,促进人群的团结。荀子“群居和一”的社会理想,说白了,正是一种人类“大团结”“大联合”的局面。无论政治上,还是思想上,荀子从不谋求“非此即彼”。他关心冲突的化解、分歧的协调,致力于建设诸种差异性和谐共存的社会。


  可是,人之性天生具有自私的倾向。为了满足自身欲望,每个人秉持个人利益优先的准则,相互争夺,彼此倾轧,不断激发出撕裂社会的趋势。在此意义上,荀子提出“人性恶”。性恶,不是对人的贬斥,而是对人的警诫。实际上,由于“性者,天之就也”,糟糕的性是上天赋予人的,人并不需要为此承担原罪,只是向着道德和文明之途,多了这一重负累而已。


  除了天性的自私倾向,人错误的思想认识也会造成社会撕裂。荀子说,“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事物之间存在差异性,差异性会导致认识偏差,作出错误决断。如何避免为差异性蒙蔽心智呢?一言以蔽之,凡事不离一个“理”字:“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什么是“理”呢?在古代,“理”和“治”字相通。(在古逸丛书本《荀子》,此处的“理”字便作“治”字。)换言之,判断思想和实践是否正确,关键看是否有益于秩序的建设和社会的治理,是否有益于人类群居和一。


  要明理,就要学礼。礼是实现“群居和一”的最佳方式。先王忧虑人群的争夺、离散,故“制礼义而分之”。“分”不止于分工、分配的意思,还关涉“名分”。让差异化诉求共存的最好办法,是确定不同的社会位分,同时相互承担责任。一旦用礼义的方式整合社会,社会和谐便指日可待。正如《战国与希腊》所说,“分是为了和,和是为了统一,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大。”


  为了整合社会、兼容百家,荀子大大扩展了“礼”的范围,举凡人类一切事务,无论生老病死,抑或法律制度,莫不与“礼”相关。按照礼的精神划定界限,有限度地承认矛盾对立双方的合理性,表面上看似“冰炭不同炉、水火不相容”的事物,可以神奇地达成互相尊重、和谐共生。荀子正是以此方式,兼收并蓄诸家之长:“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


  一隅虽不足以尽道,却也不外乎道。每一种差异都是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反观自身目光照察不到的盲区。“维齐非齐”,允许多样性存在,是通往人类团结的必由之路。以政治模式为例,荀子从不认为普遍价值局限于一国的范围,却也从不主张别国复制某一国的治理模式,“无国而不有治法,无国而不有乱法”,关键在为政者慎取之。荀子之所以为“大儒家”之大,原因即在于此;《战国与希腊》所谓“中华文明最善于包容”,“中华民族强而不霸、弱而不分、从不中断”,秘诀即在于此。


出处:中华教育新闻网
网址:http://www.chinaedunew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目前联盟网站:海峡教育网华夏教育网中企教育网中国教育产业网移动新媒体中国采编网,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文章撰写、评论撰写等。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沪ICP备15025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