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新闻

“中国软件杯”西北大学宣讲开启 课工场人工智能专家深度讲解解题策略

时间:2019/4/2 15:20:14   作者:王小语   来源:中华教育新闻网   阅读:348   评论:0

  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高校宣讲巡展活动在西北大学正式启动。大赛首场宣讲活动选在西北大学,并邀请到了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冯筠,中国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邵兵老师,南瑞研究院西安研发中心副主任赵京虎。课工场作为此次赛事的命题方,也受邀参与首站宣讲,课工场TAG(技术专家顾问团)成员、亚马逊AWS资深机器学习专家于伦,课工场西安兆隆校区总经理王维、课工场西安中心刘颖和张小卫校长等领导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中国软件杯”西北大学宣讲开启_课工场人工智能专家深度讲解解题策略

  第八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校园巡讲--西安站现场

  今年大赛的关注焦点仍为人工智能,绝大部分的赛题围绕着AI设置。课工场创始人兼人工智能专家肖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融合视觉、语音、语义等多模态计算开始落地,特别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型智能。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还稍显落后。虽然今年又有35所高校新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周期比较长,其人才的培养速度落后于产业发展的速度,当前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仍高达百万量级。肖总表示,由于与产业结合的比较紧密,课工场早在几年前便已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当前,无论在教材开发、师资力量,还是项目实践等方面等方向,课工场早已形成体系化,业态已经成熟。目前,课工场研发的教材已经应用在部分高校中。他认为,职业教育将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好的补充与延伸。此次课工场希望通过大赛走进高校,将课工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课程正式参与到大学生日常项目实践当中。而课工场学员也将跟随大赛,与包括985、211大学在内的学子共享前沿教育成果,参与竞赛。

“中国软件杯”西北大学宣讲开启_课工场人工智能专家深度讲解解题策略

  课工场技术专家顾问团成员、亚马逊AWS资深机器学习专家 于伦

  今年课工场的两道赛题便是围绕着当下趋势而设置。来自课工场的技术专家顾问团通过选取特别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银行卡号识别系统”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招聘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两大赛题。宣讲会现场,课工场TAG(技术专家顾问团)、亚马逊AWS资深机器学习专家于伦在大会上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史,AI在世界各国的投资发展现状,并以自动驾驶和无人超市为例,通过分析脑科学举例说明了人工智能学科研究中机器视觉技术的重要性。他告诉同学们,“基于深度学习的银行卡号识别系统”赛题便是利用机器视觉识别银行卡卡号,既可以帮助同学们获得足够的知识点,又使专业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打好从事人工智能方面工作的基础,对未来从事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工作将大有裨益。最近五年是人工智能大爆发时期,是做人工智能最好的时代,也是在中国做人工智能最好的时代,他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

“中国软件杯”西北大学宣讲开启_课工场人工智能专家深度讲解解题策略

  西北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冯筠院长致辞

  西北大学作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信息学院副院长冯筠女士在欢迎词中表示,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软件技术已经渗透到其他各类技术领域中。作为大赛评审之一,她鼓励同学们通过参与竞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中去,把参加“中国软件杯”大赛当成对学业水平的检验、对未来职业技能的积累,抱着认真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

“中国软件杯”西北大学宣讲开启_课工场人工智能专家深度讲解解题策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邵兵

  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邵兵老师对包括基于计算机视觉辅助自动驾驶应用、公共地点人流量计算的云监管平台、及与国产CPU环境的微服务应用实践等赛题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此次宣讲共吸引了西北大学软件学院的300多名学生参加,来自课工场西安中心的部分学员代表也参加了当天的讲座。今年,课工场作为大赛来自一线的人工智能教学机构,将以命题方和评审机构全程参与其中。这是课工场在完善AI人才培养体系上的新举措。未来,课工场将继续响应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使高校与职业教育双方的优势互补,助力院校完善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共同推进我国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出处:中华教育新闻网
网址:http://www.chinaedunew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目前联盟网站:海峡教育网华夏教育网中企教育网中国教育产业网移动新媒体中国采编网,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文章撰写、评论撰写等。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沪ICP备15025791号